各鄉(鎮)人民政府,縣政府有關部門,縣直、駐縣有關單位:
經縣政府研究同意,現將《信豐縣加強縣域商業體系建設促進農村消費的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2022年4月14日
信豐縣加強縣域商業體系建設促進農村消費的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江西省商務廳等17單位關于加強全省縣域商業體系建設促進農村消費的實施意見》(贛商務建設字〔2022〕6號)及贛州市商務局《關于加強全市縣域商業體系建設促進農村消費的實施方案》(贛市商務建字〔2022〕1號)等文件精神,深入推進全縣““十四五””時期縣域商業體系建設工作,結合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以及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分層分類,因地制宜,實事求是,以渠道下沉和農產品上行為主線,推動資源要素向農村市場傾斜,完善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暢通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渠道,推動縣域商業高質量發展,實現農民增收與消費提質良性循環。
二、總體目標
““十四五””時期,實施“縣域商業建設行動”,建立完善縣域統籌、以縣城為中心、鄉鎮為重點、村為基礎的農村商業體系。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補齊短板、整合提升,綜合考慮縣鄉村人口分布、市場需求、商業基礎等差異化因素,合理確定商業網點布局、功能業態、數量規模、輻射范圍等建設內容,避免商業過剩和同質化競爭,適應鄉村振興要求。從2022年開始,分年度按計劃,每年推進不低于25%的工作目標,確保到2025年,在全縣具備條件的地域,基本實現縣有連鎖商超和物流配送中心、鄉鎮有商貿中心、村村通快遞。力爭新增建成縣城綜合商貿服務中心1個以上,具備條件的鄉鎮建設改造至少1個鄉鎮商貿中心,具備條件的行政村建設改造至少1個村級商業網點。““十四五””期間全縣縣域商業體系建設工作目標,詳見附件。
三、重點任務及舉措
(一)健全農村流通網絡
1.完善縣城商業設施。把縣域作為統籌全縣農村商業發展的重要切入點,提升綜合商業服務能力,推動縣鄉村商業聯動。發揮交通區位好、消費潛力大等優勢,改造提升一批綜合商貿服務中心、商場超市和物流配送中心。重點打造花園灣夜經濟集聚區、商業街區和城北商貿綜合體,豐富購物、餐飲、娛樂、休閑、健身、教育、親子等業態,鼓勵發展電玩、育兒早教、商旅融合等新業態,提升物流、金融等綜合服務能力,滿足縣城商品和服務消費需求,提升商旅文融合消費場景。(牽頭單位:縣商務局;責任單位:縣交通運輸局、縣住建局、縣財政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縣城管局、縣供銷社、縣文廣新旅局)
2.建設鄉鎮商貿中心。鼓勵和引導企業通過自建、改造、合作等方式,以鄉鎮集貿市場、中小型商超等為基礎,建設改造一批鄉鎮商貿中心,推動購物、娛樂、休閑等業態融合發展。充分考慮消費水平差異,力爭商品品類齊全,高中低檔商品分類分區、錯位經營,有條件的可配套建設餐飲、圖書、健身、停車場等專區,力求“設立一個點位、繁榮一片區域”。大力引導鄉鎮商貿中心向周邊農村直營店、加盟店拓展服務,滿足農民消費升級需求。(牽頭單位:縣商務局;責任單位:縣住建局、縣財政局、縣自然資源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縣文廣新旅局、縣城管局、縣郵政分公司、各鄉鎮)
3.改造農村商業網點。支持商貿流通龍頭企業以特許加盟、聯營聯銷、供應鏈賦能等方式,改造提升一批現有夫妻店、小賣部等傳統網點,發展新型鄉村連鎖便利店、村級便民商店,為農民提供日用生活必需品、基本農資等商品購買以及電商、快遞收發、生活繳費、農產品上行、涉農信息等服務,滿足農民便利消費、就近銷售需求。鼓勵和支持郵政公司建設村級綜合服務站點,并與鄉村便利店實現寄遞收發等資源、功能、服務整合共享。(牽頭單位:縣商務局;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財政局、縣鄉村振興局、縣郵政分公司、縣供銷社、各鄉鎮)
(二)加強市場主體培育
4.培育重點商貿流通企業。引進國內外知名商貿企業,培育本地商貿流通企業,引導企業通過組織創新、資源整合做大做強。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先進信息技術應用,強化數據驅動,實現產品創新數字化、運營管理智能化、為民服務精準化。支持發展直營連鎖、加盟連銷等經營模式,鼓勵品牌連鎖流通企業通過連鎖或股權加盟,促進縣鄉村商業網絡連鎖化。(牽頭單位:商務局;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財政局、縣鄉村振興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縣供銷社、縣交通運輸局、縣郵政分公司)
5.培育農村新型商業帶頭人。實施新型商業帶頭人培育計劃,支持直播達人、流通企業、名牌企業培育新型商業帶頭人,挖掘本土農村商業人才,利用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開展品牌設計、市場營銷、電商應用等專業培訓,強化實操技能,提升就業創業服務水平。(牽頭單位:商務局;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財政局、縣鄉村振興局、縣人社局)
(三)豐富農村消費市場
6.優化農村消費品市場供給。支持商品服務優、信譽口碑好、活躍用戶多、吸聚效應強的商貿流通企業,開展消費促進活動。鼓勵生產企業以農民需求為導向,開發適合農村市場的日用消費品、大家電、家居等,促進農村耐用消費品更新換代。(牽頭單位:商務局;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供銷社、縣鄉村振興局、縣工信局、縣發改委)
7.優化農村生活服務供給。引導社會資本建設村民生活服務站,推動各類小店開展送貨上門、快遞代收、充值服務、生活繳費等便民增值服務。依托鄉鎮商貿中心、農村集貿市場等場所提供餐飲、停車、健身等服務,利用村民活動中心、夫妻店等場所提供理發、維修、廢舊物資回收等便民服務。鼓勵城鎮市場主體到鄉村設點直接向農民提供服務,縮小城鄉居民服務消費差距,讓發展紅利更多惠及農村農民。(牽頭單位:縣商務局;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縣郵政分公司、各鄉鎮)
8.提升縣域文旅服務功能。利用信豐綠色、紅色和橙色資源,打好“臍橙”“紅培”兩張特色牌,支持文旅、民俗等資源豐富的鄉鎮加強商旅文娛體等融合發展,吸引城市居民下鄉消費。打造一批具有當地特色的休閑觀光園、精品度假村景區、康養旅居地、特色民宿群,提升鄉村民宿、農家樂服務質量,把信豐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生態康養旅游后花園。(牽頭單位:縣文廣新旅局;責任單位:縣商務局、縣城管局、縣自然資源局、縣民政局、縣衛健委、縣交通運輸局、縣發控公司、相關鄉鎮)
(四)增強農產品流通效能
9.增強農產品上行能力。鼓勵發展農產品初加工、精深加工,提升農產品附加值。重點圍繞臍橙、蘿卜干、粉干、燙皮絲及其他具有信豐特色且便于網絡銷售的農村產品,發揮產業優勢,提高農產品商品化處理能力。支持企業開展“三品一標”認證,以及農村產品流通標準化、生產認證、商標注冊、品牌培育、品控溯源和質量認證等綜合服務體系建設。支持優勢特色農產品自辦或參加全國、區域性產銷對接活動,與電商平臺、MCN(管理直播機構)機構合作,促進農產品線上線下銷售。深化與農產品連鎖品牌、大型超市產銷對接。(牽頭單位:縣農業農村局;責任單位:縣發改委、縣財政局、縣供銷社、縣商務局、縣交通運輸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10.完善農產品市場網絡。提高農產品公益性保供應、保民生的作用,支持經營農產品的公益性批發市場建設,增強保供穩價和綜合服務能力。繼續推動縣鄉農貿市場建設改造。完善農產品流通骨干網,加快補齊冷鏈設施短板,加強設施建設、改造提升,促冷鏈物流與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等深度融合、集群式發展,支持引導生鮮電商、郵政、快遞企業因地制宜建設前置倉、分撥倉,配備冷藏和低溫配送設備。(牽頭單位:縣商務局;責任單位:縣供銷社、縣城管局、縣交通局、縣發改委、縣農業農村局、縣郵政分公司、各鄉鎮)
(五)創新流通業態和模式
11.發展縣鄉村物流共同配送。建立以縣城物流配送中心為中樞、村級服務站為末梢的縣鄉村“三級”雙向物流配送體系。支持郵政、快遞、物流、商貿流通等企業開展市場化合作,實現統一倉儲、分揀、運輸、配送、攬件,建立完善農村物流共同配送服務規范和運營機制,實現統倉共配,提高城鄉物流傳配送效率。(牽頭單位:縣商務局;責任單位:縣交通運輸局、縣財政局、縣農業農村局、縣發改委、縣供銷社、縣大數據中心、縣郵政分公司)
12.支持大型企業開展供應鏈賦能。依據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的原則,鼓勵大型電商、郵政、快遞、商貿流通企業和贛州市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企業(信豐康豐貿易有限公司、江西信明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以縣鄉(鎮)為重點,整合企業供應鏈、信息、品牌優勢資源,打造開放共享的供應鏈平臺,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延伸供應鏈,推廣應用新型交易模式,為中小企業、個體商戶提供集中采購、統一配送、銷售分析、庫存管理、店面設計等服務,增強農村實體店鋪經營水平和抗風險能力。(牽頭單位:縣商務局;責任單位:縣交通運輸局、縣大數據中心、縣供銷社、縣郵政分公司、)
13.擴大農村電商覆蓋面。發揮農村電子商務縣鄉村三級體系作用,強化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統籌能力,為電商企業、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專業運營公司等提供市場開拓、資源對接、業務指導等服務。推動各大電商平臺下沉開展“田間地頭”直播,幫助當地優質農特產品線上銷售,把電商銷售變成文化展示臺、鄉村振興故事會。積極開展農產品電商對接活動,推動電商平臺與農產品企業在產銷對接、品牌創建推介等方面深入合作,逐步擴大農產品電商銷售規模。(牽頭單位:縣商務局;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財政局、縣郵政分公司、縣供銷社、各鄉鎮)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縣域商業體系建設工作協調推進領導小組要統籌推進縣域商業體系建設各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做好日常溝通協調工作。各成員單位要按照職責分工,分解細化任務安排,明確責任、完成時限,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共同推進縣域商業體系建設,形成上下聯動工作局面。
(二)加強規劃引導。結合縣、鄉(鎮)國土空間規劃,高質量編制我縣商業網點布局專項規劃。立足實際,明確商業設施、業態的結構和功能,根據人口結構、收入水平、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等情況,實事求是確定建設規模和標準,加強分級分類管理。改造現有城市商業網點,補充新建商業網點,完善城市商業網絡。
(三)加強資金保障。積極爭取中央和省、市級財政服務業發展資金等現有專項資金或政策。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將縣域商業設施、農產品產地流通設施建設納入鄉村振興投入保障范圍,多措并舉開展項目建設、完善商業功能。
(四)加強指導考核。將縣域商業建設主要目標納入鄉村振興年度考核體系,加大指導和考核力度,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量化考核結果,做到獎優罰劣,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實到位。
附件:““十四五””時期信豐縣縣域商業體系建設工作目標
附件
““十四五””時期信豐縣縣域商業體系建設工作目標
序號 |
類型 |
重點工作 |
數量指標 |
責任單位 |
工作要求 |
1 |
縣域商業網點 |
改造升級縣城綜合商貿服務中心 |
≥1個 |
縣商務局 |
至少改造升級1個 |
2 |
鄉鎮商業網點 |
建設改造鄉鎮商貿中心 |
具備條件的鄉鎮覆蓋率達到100% |
縣商務局 |
具備條件的鄉鎮,建設改造至少1個鄉鎮商貿中心 |
3 |
村級商業網點 |
建設改造村級便民商店 |
具備條件的行政村覆蓋率達到100% |
縣商務局 |
在具備條件的行政村,建設改造至少1個村級商業網點 |
4 |
縣域物流樞紐 |
建設改造縣級物流配送中心 |
≥1個 |
縣交通運輸局、縣商務局 |
至少建設改造1個縣級物流配送中心,物流配送覆蓋縣城和主要鄉鎮村 |
5 |
農村電子商務 |
擴大農村電子商務覆蓋面 |
農村電商服務對具備條件的行政村基本覆蓋 |
縣商務局 |
基本形成較為完善的縣鄉村三級農產品網絡銷售服務體系 |
6 |
農產品流通 |
農貿市場建設改造 |
≥1個 |
縣商務局 縣城管局 |
每個鄉鎮至少建設改造1個室內或鋼棚結構的集貿市場 |
7 |
農村市場主體培育 |
本地商貿流通龍頭企業 |
≥1個 |
縣商務局 |
至少培育1個商貿流通龍頭企業 |
8 |
冷鏈物流 |
冷庫庫容年均增長率 |
≥13% |
縣供銷社、縣農業農村局、縣商務局、縣交通運輸局 |
到2025年,全縣冷庫庫容年均增長率不低于13% |
文件下載:信府辦字[2022]77號 關于印發《信豐縣加強縣域商業體系建設促進農村消費的實施方案》的通知